山东省油藏地质重点实验室以优秀成绩通过绩效评估

发布时间:2018-06-05浏览次数:160


近日,山东省科技厅发布《关于公布现代农业等领域山东省重点实验室绩效评估结果的通知》,公布对现代农业、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和海洋科学等领域共50家山东省重点实验室的三年(20152017年)绩效评估结果。山东省油藏地质重点实验室被确定为优秀类,这将为我校提升学科实力提供有力支撑,对我校“双一流”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山东省油藏地质重点实验室依托我院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实验室主任为我院林承焰教授。实验室作为油藏地质高新科技创新基地、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基地,一直以服务于山东省乃至全国能源发展战略为主要目标,经过多年建设与运行,已形成三个特色鲜明的主要研究方向:储层地质学及油藏描述、盆地分析与资源评价、油气藏形成与分布,在复杂油藏剩余油分布预测及复杂储层非均质表征、盆地分析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陆相层序地层学理论方法、陆相油气成藏理论等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在围绕国家能源发展战略,重点解决油气勘探开发地质理论和方法技术方面形成特色和优势;在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方面形成独具特色的模式。

山东省油藏地质重点实验室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及长江学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拥有“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山东省“油气地质与勘探”优秀创新团队。20152017年,实验室共承担各级科研项目、课题233项,其中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973等课题2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5项。获得各级科技成果奖励8项,其中范宜仁教授等完成的“致密碎屑岩储层核磁共振测井新技术及产业化应用”获2016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钟建华教授等完成的“碳酸盐岩成储控储机理及成藏理论与应用”获得2015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实验室研究人员主编或参编公开出版的教材、专著5部,授权发明专利48项、软件著作权1项。

按照山东省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相关规定以及“十三五”期间省重点实验室绩效评估总体工作安排,此次绩效评估中,山东省科技厅重点评估了各实验室在创新工作、对学科和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人才队伍建设及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的成效,最终确定优秀类实验室6家、良好类实验室15家、合格类实验室21家、较差类实验室8家,并对确定为“优秀”和“良好”等次的重点实验室给予专项经费补助。(内容转自新闻网)